欢迎你来到
当前位置:首页 > 公司运营 > 正文

5S怎样细化(5s怎么改善)

2023-11-16 22406 0 评论 公司运营


  

本文目录

  

  1. 5S现场管理法指的是
  2. 5S管理的含义及内容
  3. 5S活动中员工的素养怎么提升

现场管理,简言之,就是生产现场的基础管理、综合管理。现场管理有那些特点?由那些要素组成?有那些基本的管理方法?下面就现场管理的“一个定义、五个特点、五大要素、两个基本观念、九个基本方法”作简要介绍。

  

现场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、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,对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,如人(操作者和管理者)、机(机器设备)、料(原料和零部件)、法(工艺和监测方法)、环(环境)、资(资金)、能(能源)、信(信息)等,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的动态过程,通过计划、组织、领导、协调和控制等管理职能,以保证现场按预定的目标,实现优质、高效、低耗、均衡、安全、文明的生产作业。

  

现场管理具有基础性、系统性、群众性、规范性和动态性五个特点。

  

2.1基础性。企业管理一般可分三个层次,即最高领导层的决策性管理、中间管理层的执行性与协调性管理、作业层的控制性现场管理。现场管理属于基层管理,是企业管理的基础。基础工作健全与否,直接影响现场管理的水平。通过加强现场管理,又可以进一步健全基础工作。加强现场管理要从基层建设、基本功训练、基本素质的提高来开展。

  

2.2系统性。现场管理是从属于企业管理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。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、资、能、信等生产要素,通过生产现场有机的转换过程,向环境输出各种合格的产品或服务。同时,反馈转换中的各种信息,以促进各方面工作的改善。系统性特点要求生产现场必须实行统一指挥,不允许各行其是。各项专业管理虽自成体系,但在生产现场必须协调配合,服从现场整体优化的要求。

  

2.3群众性。现场管理的核心是人。人与人、人与物的组合是现场生产要素最基本的组合,不能见物不见人。现场的一切生产活动、各项管理工作都要现场的人去掌握、去操作、去完成。优化现场管理仅靠少数专业人员是不够的,必须依靠现场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动员广大员工参与管理。

  

2.4规范性。现场管理是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、遵守工艺纪律及各种行为规范。现场各种制度的执行、各类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利用需要标准化。要做到规范齐全并提示醒目,尽量让现场人员能看得见、摸得着,人人心中有数。

  

2.5动态性。现场种种生产要素的组合,是在投入与产出的转换过程中实现的。现场管理应根据变化的情况对生产要素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合理配置,提高现场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,从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。

  

目标能被直接控制,管理要素才能被直接控制,为了实现现场管理目标,现场管理者应有效地管理人员、设备、材料、方法、环境五大要素。

  

3.1人员。人是生产系统中最重要、最活跃的因素,教导员工,使其掌握必要的作业技能、达到合格的行为质量和工作质量,确保每个人都能按要求开展工作、完成任务。同时,要调动一线员工的主动性、积极性和创造力,使全员开动脑筋、参与改善、自主改善。

  

3.2设备。设备是生产的重要条件,做好设备维护保养,给设备配备合适的工作条件,同时科学操作、使用设备,防止设备劣化,使设备发挥最大工作效率。

  

3.3材料。材料是产品的构成元素,确保材料、零部件的质量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。要善于把握材料特性及变化点,做好应变管理。

  

3.4方法。操作方法、工艺条件等是确保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基础,根据现场特点运用工业工程、价值工程等管理技术改善操作方法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员工做得更轻松、更容易,取得更高效率、更好效益。同时针对不同的产品型号特点,不断细化工艺条件,使工艺条件更合理、更优化、更有针对性。

  

3.5环境。生产环境对人和设备的影响都非常大,广泛开展现场5S等活动,并不断进行现场改善,创造整洁、明朗、有序的生产环境,确保安全、质量和效率的实现。

  

4.1资源观念。现场管理者要将周围的环境当作资源来看待,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是资源,技术和信息是资源,上级、同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都是资源,只有把周围的环境都当作可以利用的资源来看待,才能改变对它们的态度,调整对它们的方法,想办法调动它们的积极性,使它们为实现生产现场目标服务。

  

4.2经营观念。生产现场具备经营实体所必备的基本要素,生产现场相当于一个经营实体,管理一个部门就是经营一个部门。现场主管应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集体智慧,使企业配置到生产现场的资源创造最大效益。所以,生产现场搞得好不好,就是现场管理者当得好不好。每个生产现场都是一块小天地,现场管理者应该自主思考:我这块小天地该怎样管?该做哪些事情?怎样做好?还有哪些不足?

  

现场管理者要重视包含在过程中的方法和能力问题,建立资源运用和部门经营的观念,站在更高的角度,以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现场管理。

  

5.1三直三现法。即“马上现场、马上现品、马上现象”。目的是帮助生产现场的管理者,端正正确的管理作风,准确把握问题、查明真相,实施最有效的对策,到现场解决实际问题。

  

5.2 5W2H法。是一种综合分析的方法,适用于解决问题。什么事情(What)?什么地方(Where)?什么时间(What)?什么人(Who)?什么原因(Why)?怎样做(How)?成本和代价是什么(How Much)?

  

5.3 PDCA法。由美国戴明博士提出的,也称戴明模式,即策划(Plan)-实施(Do)-检查(Check)-改进(Action)。闭环管理,环环相扣,持续改进。

  

5.4目视管理。即通过视觉导致人的意识变化的一种管理方法。目视三要素:无论是谁都能判明是好是坏(异常),能迅速判断,精度高,判断结果不会因人而异。目视三个水准。初级水准:有表示,能明白现在的状态。中级水准:谁都能判断良否。高级水准:管理方法(异常处置等)都列明。

  

5.5看板管理。是管理可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,即对数据、情报等状况一目了然地表现,主要是对管理项目、特别是情报进行的透明化管理活动。它通过各种形式如标语、现况板、图表、电子屏等把文件上、脑子里或现场等隐藏的情报揭示出来,以便任何人都可以及时掌握管理现状和必要的情报,从而能够快速制定并实施应对措施。因此,管理看板是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的非常有效且直观的手段。

  

5.6定置管理。即为确定物品等的位置并进行分类标识,易于找寻。有物必有区,有区必分类,分类必挂牌。人和物有两种结合方式,一是直接结合,情况较少,如个人用的钢笔、眼镜等。二是间接结合,只有通过一定的信息才能结合。人和物有三种结合状态。A状态:即人和物处于紧密结合状态,人需要的物随手可以拿到,物和人结合非常紧密。B状态:人和物处于寻找状态,这时人需要物的时候不能随手拿到,需要到处寻找,要浪费一些时间才能找到。C状态:即对人不起作用的物,或者就现场不需要的物。定置管理的目的就是取缔C状态,不断改善B状态,使其达到A状态,尽量保持A状态。

  

5.7 5S管理。5S是整理、整顿、清扫、清洁、素养的简称。5S活动是一项基本活动,是现场一切活动的基础。整理。将工作场所任何东西区分为有必要的与不必要的,把必要的东西与不必要的东西明确地、严格地区分开来,不必要的东西要尽快处理掉。整顿。对整理之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放置,排列整齐。明确数量,有效标识。清扫。将工作场所清扫干净,保持工作场所干净、亮丽。清洁。将上面的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、规范化。素养。通过晨会等手段,提高员工文明礼貌水准,增强团队意识,养成按规定行事的良好工作习惯。6S,增加安全(SAFETY)。7S,增加节约(SAVING)。8S,增加服务(SEVICE)。

  

5.8 TPM管理。工厂全面改善。为了解决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诸多问题,美国把维护设备的经验进行了总结,将装备出现故障以后采取应急措施的事后处置方法称为“事后保全(BM)”,将装备在出现故障以前就采取对策的事先处置方法称为“预防保全(PM)”,将为延长装备寿命的改善活动称为“改良保全(CM)”,把为了制造不出故障不出不良的装备的活动叫做“保全预防(MP)”,最后将以上BM、PM、CM、MP四种活动结合起来称之为“生产保全(PM)”,这就是TPM的雏形。二战后,日本在向美国学习的过程中,将美国的PM生产保全活动引进日本,成功地创立了日本式PM,即“全员生产保全(TPM)”。因有80~90%的员工都参与了此项活动,于是在PM前加了"T",正式将该公司的PM活动命名为TPM。

  

5.9 JIT管理。JIT管理(Just In Time),又称即时管理,零库存管理。日本丰田公司首创。其核心思想是“在需要的时间,使用需要的资源,生产需要的产品”。生产原料及产品实现零库存。

  

现场管理的方法、手段十分丰富,从“三直三现”到PDCA,从定置管理到5S管理,从TPM到JIT,是一个持续发展、追求卓越的过程。良好的现场环境能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、创新能力、凝聚力。人造环境,环境造人。现场管理追求无境。只要认识提高了,思想统一了,理念更新了,注重细节、讲求实效,矿山生产现场面貌将焕然一新。d4138197881我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

  

5S是在约1955年前后,丰田公司在研讨JIT时诞生的。提出人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工业工程先驱者,日本能率协会的顾问师新乡重夫先生,当时是他在指导丰田改善活动时率先采用了3S称呼,即整理(SEIRI),整顿(SEITON)、清扫(SEISO),后来由“3S”扩充为“4S”,和“5S”,即增加了清洁(SEIKTSU)、素养(SHITSUKE),这就是现在的5S,后来5S渐渐成为主流,甚至发展到6S,7S等更高的水平。

  

含义:把不必要的东西和必要的东西区分开来,去掉不必要的东西。

  

对象:清理工作现场所占用的有效“空间”。

  

目的:腾出宝贵的空间,防止误送、误用,防止变质与积压资金,制造清爽的工作场所。

  

方法:对每件物品都要看其存在的必要性。区分对待马上要用的、暂时不用的、长期不用的;即便是必需品,也要适量;将必需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限度;对于非必需品,应立即挪走。这样就会空余出场地。

  

要点:整理是5S的出发点,也是首要任务。工作现场经过整理之后,可以过滤掉很多不需要的物品从而开创很多空间,使后续的4S发挥更好的效果,“红单作战”就发生在这一阶段。

  

含义:把必要的东西放在规定的地方,并能很快取出,规定放置区,明确标示。

  

对象:减少工作场所找寻物品浪费的“时间”。

  

目的:缩短前置作业时间,压缩库存量,防止误送、误用,塑造目视管理的工作场所。

  

方法:第一步落实整理工作;第二步决定防止场所;第三步决定包装、放置方法;第四步标识,画线定位,用颜色区分开来。

  

要点:整顿其实也是研究提高效率方面的科学。它研究怎样才可以立即取得物品,以及如何能立即放回原位,将寻找的时间尽量减少。如有异常能马上发现,不同的人做的结果一样,可以说是标准化的一种。

  

“三定”和“三要素”就发生在这一环节。

  

①“三定”原则:定点、定容、定量。

  

定点:也叫定位,看放在哪里合适,便于储存且方便寻找。

  

定容:用什么容器、颜色,物品规格不同,需要不同规格的容器,为便于区分同时需要不同的颜色。要进行区分、画线、标识,使之不易混乱。

  

定量:规定合适的包装,以便于物料领取,数量清点。需要考虑最大和最小库存量。

  

②“三要素”:场所、方法、标识。

  

场所:物品的放置场所原则上要100%设定,物品的保管要定点、定容、定量,生产线附近只能放真正需要的物品。

  

方法:易取,不超出所规定的范围,在放置方法上多下工夫,要细化,比如要问一下到底是装上,还是放上,还是放入,还是挂上,还是其他等。

  

方法:从方法上讲,选择很多,标签、Kanban、图示、颜色或者其他方法标识。同时放置场所和物品原则上要一对一。

  

含义:打扫和清理垃圾、灰尘和污物,使得现场无垃圾、无灰尘,干净整洁。

  

对象:消除工作现场各处所发生的“脏污”。

  

目的:减少工伤,保证质量,塑造高作业率的工作场所。

  

方法:落实整顿工作执行例行扫除,清理污物。

  

要点:在这过程中要确定标准,划分责任范围,确定频次,验收标准及程序,同时尽量使更多的人参与,原则上自己的区域自己负责。责任区域不能有疏漏,也不能有空白区域,验收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要责令立即整改。

  

含义:将整理、整顿、清扫进行到底,经常保持服装整洁、车间干净,并成为一种制度和习惯。

  

对象:透过整洁美化的厂区与环境发现“异常”。

  

目的:提高产品品位,塑造洁净的工作场所,提升公司形象。

  

方法:第一步是落实前3S工作;第二步是设法养成“洁癖”的习惯;第三步是建立可视化的管制方式;第四步是设立“责任者”制度,加强执行;第五步是配合每日清扫作设备清洁点检。

  

要点:整理、整顿、清扫是“动作”,而清洁则是“结果”,也就是在工作现场彻底执行整理、整顿、清扫之后所呈现的状态便是“清洁”,所以清洁的重点在维持,一时的整洁或者清扫不是清洁,同时实施了就不能半途而废,否则又回到原来的混乱状态;要想维持成果,必须全面标准化,同时使之成为一种制度和习惯。

  

含义: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、品德、行为习惯,遵守规则。

  

对象:主要透过持续不断的4S活动,改造人性,提升道德,美化“人质”

  

目的:养成良好习惯,塑造守纪律的工作场所。

  

方法:落实持续推动前4S活动;建立共同遵守的规则或约束;将各种规则或约定目视化;实施各种教育训练;违犯规则或约束给予纠正;接受指责纠正,立即改正;推动各种精神提升活动。

  

要点:公司应向每一位员工灌输遵守规章制度、工作纪律的意识;此外,强调创造一个良好风气的工作场所,同时领导者的热情帮助与被领导者的努力自律同等重要。

  

5S是现场管理的基础,是TPM(全面生产管理)的前提,是TQM(全面品质管理)的第一步,也是ISO9000有效推行的保证。5S能够营造一种“人人积极参与,事事遵守标准”的良好氛围。有了这种氛围,推行ISO,TQM及TPM就更容易获得员工的支持和配合,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,形成强大的推动力。和实施ISO,TQM,TPM等活动的效果比较,5S活动效果是立竿见影的,而前三者是隐蔽的、长期性的,一时难以看到显著的效果。如果在推行ISO,TQM,TPM等活动的过程中导人5S,可以通过在短期内获得显著效果来增强企业员工的信心。

  

5S可以提升企业形象,给顾客、供应商等提供安全可靠的感觉,提高公司知名度。5S是确保品质的先决条件,优质的产品来自优质的工作环境,若5S维持好,那么发生问题时马上就可以发现,而如果没有5S,发现异常就迟钝得多。

  

5S能减少库存量,排除过剩生产,能够降低机器设备的故障发生率,延长使用寿命。5S还是标准化的推动者,是现场管理的基础。5S水平的高低,代表着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。最后,5S可以创造出快乐的工作岗位,降低疲劳,降低离职率,增强人员稳定性。

  

1、规章制度是建立5S管理长效机制的基础。通过科学合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健全,为5S管理的不断推进保驾护航。班组制定规章制度应采取群策群力,民主参与的方法,发挥集体的智慧,制定出适合我班组情况的相关制度并进行细化——比如:“倒班期间的5S管理办法”“节假日时的5S管理办法”“班组(各班)5S工作季度考核办法”等。

  

2、加强人员规范化管理。对劳动纪律,工作态度,文明用语,肢体行为,思想作风五大方面进行严格约束和规范提高。(1)加强对人员的行为规范教育。规定每班每月进行自我学习,对照上述5方面,互相查找不足。并通过学习明确告诉大家,“我们不仅要推行生产上的5S管理,还要深化提高人员素质上的5S管理”,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5S工作。

  

3、(2)加强四好员工的考评力度,以季度为单位,采取奖罚分明的方式进行人员考评。全年拥有四好员工人数最多的班组,将被评位“四好班组”,并进行全员奖励,并依次评出优秀带班长。以期达到鼓励员工(带班长)遵守行为规范,自我提高思想素养的目的。

  

4、(1)所有上级下派工作依照程序化执行。组长-5S督到员—带班长—组员。

  

5、(2)所有班组检查工作依照程序化执行。5S督到员—带班长—组员。

  

6、(3)所有班组和个人5S创意工作依照程序化执行。班组(个人)谋划-成熟方案递交(5S督导员)—组内讨论审批(组组长和5S督到员)—方案通过,进行拍照并实施(创意人加协助人)—效果评估并拍照存档(5S督导员和文档管理员)—室内申报(文档管理员)。

5S怎样细化(5s怎么改善)


复制成功